南财快评:发挥好积极财政政策的作用 全力推动总需求回升-世界微速讯

2023-06-09 22:17:11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相关资料图)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5月份CPI同比上涨0.2%,迎来弱回升,增速比上月微增0.1个百分点;CPI环比下降0.2%。扣除食品与价格之后的核心CPI同比增长0.6%,涨幅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尽管5月CPI同比略有回升,但涨幅偏弱,反映出总需求仍有待进一步提振。

核心CPI增长趋弱,表明宏观经济当前处于需求收缩的状态。从结构视角分析,在影响CPI的分类中,猪肉已连续7个月环比负增长,燃油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同比分别下降5.1%和3.3%,由于猪肉是影响物价走势的重要变量,汽车是监控消费需求的核心变量,因而可以看到,大宗消费需求的暂时性低迷与部分食品进入供过于求的季节,这将对未来CPI上行形成一定程度影响。

今年以来,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得以好转,但目前仍以弱恢复为主。应当看到,导致目前全社会总需求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表现为:

一是微观主体预期和信心仍待增强。目前从居民部门来看,由于去年开始理财产品净值波动加剧,今年权益市场表现不及预期,公募基金的夏普比率普遍下滑,增强居民继续持有货币的动机。而企业则由于整体需求的收缩与产品出厂价格长期负增长的影响,导致其利润收缩,扩张投资步伐有所放缓。

二是微观主体资产负债表仍在慢修复过程。微观主体的资产负债表与预期和信心紧密相关。在经济处于上行周期时,预期和信心不断向好,投资快速扩张,物价稳定上行,利润和现金流得以保证,资产负债表情况持续改善,则进一步对预期和信心形成支撑。而反之,由于增加杠杆对经营的风险增加,从而导致投资有所收缩。总需求曲线是由千万个体的需求宏观加总而成,个体资产负债情况修复过程迟缓,则整体需求便同步趋缓。

三是失业与通货膨胀的相互边际替代问题。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今年经济复苏的过程中,同时存在通胀较为温和与失业走高的情况,这代表着当前通胀与失业的组合需要更加强有力的需求管理政策予以调节。

四是处理好“稳健的直觉”与利率调控之间的关系。央行5月15日发布的《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出,央行对利率水平的把握可采取“缩减原则”,符合“居中之道”,即决策时相对审慎,留出一定的回旋余地,适当向“稳健的直觉”靠拢。以“稳健的直觉”为基础,引导利率水平向周期和世界的均值水平回归,体现出货币当局的审慎态度。考虑到目前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偏低,有效投资客观上要求适度的利率环境。特别是代表资金利率中枢的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加权7天利率20天移动平均自3月末接近2%的高点,下滑至目前1.4%左右的水平,同样已显著低于2%的政策利率水平,表明自一季度经济反弹过后,全社会总需求下降,融资意愿有待进一步提振,目前采取数量或者价格型工具的必要性在上升。

五是要发挥好积极财政政策的作用,通过消费和投资,全力推动总需求回升。今年发达经济体加息进程尚未停止,全球经济增长动能不足,叠加去年的高基数,今年外贸的拉动作用有限。考虑到货币政策的总量性特征较强,过低利率水平也可能引发资金空转套利,诱发潜在的金融不稳定。同时货币政策还必须考虑兼顾内外均衡,稳定汇率,此时发挥好财政政策“自动稳定器”的作用至关重要。要优化组合赤字、国债、地方债、政策性金融工具、留抵退税、发放消费券、增加横向转移支付水平等一系列工具,增加居民部门可支配收入,修复非金融企业资产负债表,增加两部门信心、改善两部门预期,通过“乘数——加速数”机制推动经济由弱恢复走向强复苏。总体来看,需及时以更强力的总需求政策,通过货币财政协同发力,推动总需求与总供给适配,推动物价早日进入稳健回升通道。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标签:

[责任编辑:]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