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暴雨频发,全球超大型城市安全韧性如何提升?
2023-08-28 09:54:38 来源: 北京日报
中国新闻网 | 作者 陈杭 杜燕
(相关资料图)
伴随气候变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全球各地极端天气灾害对城市安全和经济发展构成严峻挑战,尤其各地极端降雨事件发生频率增大,威胁城市安全。
借助外部能源供应的超大型城市,不仅人口密度大,更以特有的要素集聚度和经济体量,在应对暴雨等极端天气时更具挑战性。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是否影响自然环境?为何极端暴雨频发?如何通过提升城市韧性,增强城市对重大风险灾害的抵御和恢复能力?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防灾减灾研究所所长李永坤近日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解读极端暴雨频发背景下超大型城市的安全韧性建设。
2023年3月,香港市民及旅客在黄色暴雨警告信号期间于尖沙咀街头冒雨出行。李志华摄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近年来全球气候发生哪些变化?气候变化为何会加剧自然灾害发生?
李永坤: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剧烈。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于今年3月发布的第六次综合评估报告《气候变化2023》显示,2011年至2020年全球地表温度比工业化前提高1.1℃。这不仅造成了更频繁和更强烈的极端天气事件,也给全球每个地区的自然和人类带来日趋严重的威胁,给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健康带来严峻挑战。
气候变化对洪水的影响尤为复杂。一方面,暴雨频率、强度剧烈变化,直接改变洪水输入条件;另一方面,城市化进程改变植被、土壤等下垫面类型,加剧水土流失,导致洪峰流量增加,导致山洪泥石流并发并重,流域性大洪水风险不断上升。
2016年7月,受台风“尼伯特”影响,强降雨侵袭福建省闽侯县鸿尾乡,导致该乡穆源溪山洪暴发,冲毁堤坝,下游多个村庄被淹。王东明摄
近年来,全球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发生,洪涝旱等自然灾害呈现趋多、趋频、趋强、趋广态势。在中国北方地区,极端强降雨频率、强度明显增加,加剧了北方半湿润半干旱地区面临的洪涝灾害风险,旱涝急转、旱涝并重逐渐趋于常态化。
与此同时,超大型城市人口密度高,经济水平高,地下空间被大规模开发,使得洪涝调蓄空间有限,城市“雨岛效应”和“热岛效应”显著,产汇流特性剧烈变化。超大型城市极端暴雨事件一般具有明显的局地性、突发性,包括引发大规模洪水、山洪泥石流、积水内涝等,且具有聚集、连锁、放大效应,不仅威胁民众生命财产安全,还可能导致通信、电力、交通等生命线瘫痪,对城市安全运行形成极大考验。
2020年8月,嘉陵江重庆段水位持续上涨,重庆洪崖洞景区一楼全部被洪水淹没。陈超摄
中新社记者:近年来,全球各超大型城市如何应对暴雨灾害?
李永坤:城市作为人类居住和经济财富的主要聚集地,一旦遭遇极端天气,就会产生风险连锁效应,可能带来巨大生命财产损失。
近年来,气候变化及城市化的双重压力,导致全球范围内突破历史纪录的极端暴雨事件频繁发生。超大型城市在应对极端暴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风险包括:一是极端暴雨引发高致灾性,造成外部洪水与区域内涝叠加的多流域洪水,积水内涝、河道洪水、交通瘫痪、房屋损害以及次生灾害,如山洪泥石流;二是排水设施滞后,老旧、设计不足的排水系统限制了城市的洪水排除能力;三是城市基础设施稠密,洪涝事件可能严重影响水、电、气、通信、交通等生命线,增加了防御难度;四是城市扩张削弱了湿地、水体和绿地等自然调控区域,降低了洪水的缓冲能力,导致洪峰流量剧增,加大了洪水致灾风险。
2023年8月,多支消防救援力量在河北省涿州市码头镇救援转移受灾民众。崔楠摄
英国伦敦、美国纽约、韩国首都圈、中国北京等都遭遇过极端暴雨事件,均表现出短时降雨强度高、累积降雨量大的特点。
应对极端暴雨洪涝灾害方面,全球超大型城市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例如,荷兰、德国、奥地利等国采用多功能防洪工程,并强调建立政府、社会、家庭协同的社会化防灾体系,积极运用大数据、数字孪生等新技术加强全面感知、精准预报预警、运行调度、应急响应能力。这些措施旨在提高城市对极端暴雨洪水等自然灾害应对能力,降低灾害对民众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保障城市平稳运行,为未来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2022年8月,韩国首都圈遭遇特大暴雨,首尔大学冠岳校区内道路被冲垮。刘旭摄
中新社记者:如何提高“韧性城市”规划建设水平?灾害来临时,如何保护一座城?
李永坤:极端天气的形成,是一个多要素互动关联的复杂因果系统,应对极端天气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结合“韧性城市”概念,给洪水预留空间与出路,确保干支流洪峰洪量匹配,对于防范应对自然灾害和提高城市的可持续性、抵御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韧性城市”,就是指在面对各种压力和冲击时,城市能够保持基本功能并快速恢复正常运行的能力,包括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应急响应机制、灾后评估与恢复等多方面。
如今,“韧性城市”已成为很多城市发展建设的必选项。那么,如何建设“韧性城市”?“韧性城市”的硬件包括水库、堤防、水闸、泵站等水利工程基础设施,以及绿地、湖泊、坑塘等调蓄空间,这些硬件设施的强化可以确保在灾害发生之前、之中时,事先主动综合防御,切断致灾因子和承灾体之间的联系,从而降低灾害对城市的影响。“韧性城市”的软件包括应急预案、应急响应机制、调度决策支持系统等,这些软件措施能够确保在突发应急情况下,城市能够迅速协调、响应和救援,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2021年9月,工作人员在北京海淀区一铁路桥下的积水路段进行排水作业。盛佳鹏摄
自2012年“7.21”特大暴雨后,北京协调推进防洪工程建设与非工程措施,开展山洪、内涝灾害治理与洪水风险评估与防治,以上措施加快了城市洪涝灾害防治工作。然而,面对极端强降雨事件,城市防御能力仍存在较大挑战。
从195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有12次台风减弱后的低压经过或接近北京,并带来比较明显的风雨影响。今年7月底,“杜苏芮”台风引发的强降雨表现出持续时间长、累计降水量大、短时雨强大、降雨落区重叠度高等特征,北京全市降雨总量超过官厅水库总库容量。永定河、大清河、北运河三大流域作为暴雨中心区域,上游山洪沟道密布,水量沿山区快速汇流而下,洪量大、峰值高,山区洪水与平原洪水叠加,给防御带来极大挑战。依靠堤防、水库、水闸枢纽、蓄滞洪区组成的防洪工程体系,发挥滞洪、蓄洪、错峰作用,通过有效调度,实现了流域防洪排涝效益发挥。北京提出,将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与韧性城市建设、人居环境改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有机结合起来,统筹推进恢复重建和区域发展。
2023年8月17日,为确保降雨行洪安全,北京市门头沟区永定河山峡段进行河道清理。韩海丹摄
面对极端强降雨事件考验,超大型城市建设需要“顺应自然、软硬兼顾”,按照“流域单元、空间均衡、系统治理”总体思路,以洪水淹没线为约束条件,划定行洪通道及空间,以确定城市功能分区、人口规模以及产业布局,推动多功能蓄滞洪涝区建设,强化全社会联防联控,配套数字孪生等科技手段,促使防洪减灾向风险管理转变。这需要建立健全的监测和预警体系,及早掌握灾害情况,动态定向发布预警信息;果断应对决策,社会面公众广泛参与;制定科学的应急预案,确保各部门之间的协调联动,以迅速响应灾情处置,从而实现极端暴雨洪水下“重大工程不破防,城市生命线不瘫痪,人员不发生群死群伤”的防御目标。
受访者简介:
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防灾减灾研究所所长李永坤。受访者供图
李永坤,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防灾减灾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城市防洪减灾基础理论与应用技术研究,先后承担国家、北京市重大科研与技术咨询类课题30余项。成果荣获北京市科技进步奖、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奖等省部级奖4项,发表论文40余篇,授权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软件著作权20余项。
标签:
[责任编辑:]
猜你喜欢
- (2023-08-28)极端暴雨频发,全球超大型城市安全韧性如何提升?
- (2023-08-28)起诉恒大、宝能后 巨头再回应:成立重大项目追佣专案组
- (2023-08-28)光大证券:汽车新势力回暖有望延续 看好2H23E行业平稳复苏
- (2023-08-28)科隆:《黑神话:悟空》新预告片展示刺激Boss战
- (2023-08-28)科学新发现丨首次在星际空间发现氨基酸重要成分碳酸
- (2023-08-28)华泰证券:减半征收印花税,短期内或提振市场情绪、有利于市场成交规模修复
- (2023-08-28)《无畏契约》全球冠军赛落幕 马斯克、大本现身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