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的成功与项羽的失败 环球短讯

2023-06-06 20:49:07 来源: 个人图书馆-杏坛归客


【资料图】

刘邦48岁起事,在7年多时间里先推翻秦朝,后打败项羽,登基成为皇帝,直到63岁去世,在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15年。

刘邦厉害在什么地方?

第一,刘邦基本没有什么初始资本,完全靠自己白手起家。像李世民是借助父亲李渊的资源,靠他爸干出来的,朱元璋是仰仗他的原配妻子马皇后的养父,赵匡胤更不用说,他的父亲是禁军将领。只有刘邦没有任何资源,完全依靠自己打拼。

第二,刘邦高超的管理艺术。如果单纯从作战能力上讲,刘邦和项羽作战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几乎没有赢过。可是他起用韩信从西打到东,再往南扩张,最后赢得了楚汉之争的胜利,说明刘邦在用人、识人、激励人方面有很高的水平,甚至带有某种传奇色彩。

在民间传说中,人们都喜欢美化项羽、丑化刘邦,认为刘邦不孝不义,项羽则被塑造成一个带有悲剧色彩的英雄形象。项羽的结局虽然是个悲剧,但是他不猥琐、不卑鄙,他是“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不管是司马迁这样的史学家,还是刘邦那个时代的社会评价体系,都对项羽赞扬有加,甚至刘邦本人也是这样,因为项羽有一种敢作敢为的侠客性格。

刘邦没有贵族气概,他是贫民出身,在小问题上不拘一格,但是他在大仁大义的问题上能够理智判断,很少有屠城这种举动,相反项羽却动辄屠城。刘邦对百姓、部下的态度符合君子、帝王的风范,是有王道的。有个叫英布的将领,本来是项羽的部下,被刘邦派遣的使者游说后背楚投汉,帮助刘邦牵制项羽主力,其家人都被项羽所杀,最后兵败投奔刘邦。英布到达刘邦那里时,刘邦正坐在床上让丫头给他洗脚,英布认为自己没有得到刘邦的尊重,愤怒不已。可是,当他拜见完刘邦被带到休息的地方后,却发现房间内的陈设、饮食、待遇几乎和汉王刘邦同等标准,英布又喜出望外。刘邦对下属虽然表面看起来有点不客气,甚至爱搭不理,可是给部下的奖励和待遇却是实实在在的。所以,韩信在分析刘邦和项羽两个人的差别时说:“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当别人立了功,应该封赏官爵、提升职位的时候,项羽却不舍得了。

刘邦曾问百官他为什么能够成功赢得天下,项羽为什么会失败。高起、王陵称赞刘邦有好处时和百姓分享,攻下城池时和部下分享,项羽用人却不知道成就人,因而失败。刘邦回应百官,称他们所说的没错,但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他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史记·高祖本纪》)意思是,我个人的才能不够,谋略我不如张良,治国我不如萧何,打仗我不如韩信,但是我能任用他们。项羽有范增却不能很好地任用,反而中了反间计把他逼死了,所以我能战胜他。

再看项羽怎么评价自己的失败?项羽在乌江自刎前夕说道:“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史记·项羽本纪》)他说我从没有打过败仗,所以才有今天的成就,但是我现在却困顿成这样,是上天要亡我,不是我打仗的能力不行,今天我给你们打一次看看。“溃围,斩将,刈旗”,项羽果然突出重围,斩杀对方将领,拔旗又回来。他一再强调真的不是我打仗不行,是天亡我也。

然而,司马光、司马迁都批评项羽,认为他的失败和天没有什么关系。韩信指出:“项王喑恶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耳。”项羽虽然厉害,但这是匹夫之勇。项羽并不知道,作为一个领导者,实际上比拼的是“仁、明、武”三个要素,要“信赏必罚”,而不是领导者个人有多大的本领。个人能力再强终究是有限的,还是要依靠团队的力量,这才是成功的基础。

(作者系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本文节选自作者在“人文清华讲坛”节目中的演讲)

标签:

[责任编辑:]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