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信述》5.21公冶长篇——归与!归与!

2023-05-23 11:07:49 来源: 文化传统

《论语信述》5.21

公冶长篇——归与!归与!

【原文】

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资料图)

【白话】

孔子在陈国时,说:“回去吧!回去吧!我们家乡的小子们志向远大却疏略于事,文采可观有成就,但是他们还不知道怎么自我裁制啊!”

【释词】

陈:指陈国。按:陈的始祖是陈胡公妫满。周武王将长女太姬嫁给大舜的后代妫满,并赐给他陈地,让他奉祀大舜。陈国经历了五百多年,到了陈湣公时被楚国灭亡。“田氏代齐”中的田氏,就是陈的后人。

归与:归,指回到鲁国。与,通“欤”,语气词。

吾党之小子:此处指留在鲁国的孔门弟子。党,乡党、乡里。小子,孔子的门人弟子。

狂简:指心有大志,然而才学粗疏。狂,志大言大。简,疏略。赵岐:“狂者,进取大道,而不得其正者也。(按:所以孔子欲裁之)”钱穆:“狂简即谓有志进取,不忘其初者。孔子周游在外,所如不合,而在鲁之门人,初志不衰。”

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斐然,有文采的样子。成章,文理有成,有可观之处。裁,裁剪、裁制。裁之,以喻自我裁制而成就,“不知所以”则尚未能也。

【先贤精义】

李炳南曰:狂简者,志在大道,而忽其小事。“斐然”二句,意为文章等已有成就可观,然尚未明大道,不知所以裁定,故须回鲁调理之。据《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在陈思归,是在鲁哀公三年,此时孔子年已六十。

朱子曰:此孔子周流四方,道不行而思归之叹也。夫子初心,欲行其道于天下,至是而知其终不用也。于是始欲成就后学,以传道于来世。(按:夫子兴复周道,有两条线路。于此时,开始思考后者。)

伊藤仁斋曰:此门人记夫子之教,大被万世之由也。中行之士不可必得,而吾党之小子,志大而略于事,虽可与进于道,然恐其或过中正,于是欲归鲁而裁之,是教法之所以始立也。盖三代圣人,其德虽盛,然与民共治,因时为政,其教不得大被于万世之远。至于吾夫子之后,教法始立,道学始明,犹日月之丽天,而万古不坠也。猗嗟盛哉!此虽夫子之不幸,然在万世学者则实大至幸也。

《论语正义》曰:狂简亦有为之人,但务为高远,所言或不副其所行。

陈祥道曰:狂者,能为而不能已,其成章也失之过;简者,能略而不能详,其成章也失之不及。孔子在陈,欲与中道者不可得,故思鲁之狂简者,裁之使归于中也。

刘宗周曰:斯道之任,断非庸庸琐细一流人所可几及,故中行之下,首推狂简。他志意高远,略于事为处,想其居心之正,制行之高,向道之笃,服善之勤,真能高视人家一等,故斐然成章,绝非羊质虎皮、丝枲xǐ兼奏者比,第不免有过中失正之病,不知所裁。此个病痛,亦非小可,始于毫厘,终于千里,使一任其狂简之质,而不纳于中正之规,则将来异端曲学之害,有不可胜言者。此又夫子所深虑也。望之也殷,故虑之也转切;虑之也切,故裁成之也亦不敢自后。圣人曲为吾道计如此。

蕅益大师曰:木铎之任,菩萨之心。

云门隐者按:孔子周游列国,本欲行道,然而终见道之不行,欲退而回鲁,因材施教,引导教化后进弟子,裁制之而使归于圣道,以期大用,且传道于后世也,于是有“归与”之叹。

【附录】

张栻曰:圣人道不行于当时,故退而明诸书,以私淑诸人。方圣人历聘之时,诗书礼乐之文固已付门人次序之矣;及圣人归于鲁,而后有所裁定,所谓删《诗》定《书》,系《周易》,作《春秋》也。狂简之士,虽行有不掩,而其志大,盖能斐然以成章矣。至于义理之安,是非之平,详略之宜,则必待圣人裁之而后为得也。

郑汝谐曰:匡人之难,则曰“文不在兹乎”;在陈之厄,则念“斐然成章”。《系辞》曰“作《易》者,其有忧患乎?”不独《易》也,圣人明忧患与故,且知道之不可复行于世也,是以述作之心生焉。

《惜阴录》曰:庄周亦是狂士,以不知裁,遂肆为异学之倡。后世禅学,往往收高明之士。夫子此忧,已烛见来兹之祸根。

【本章参考书目】

《论语集解》《论语集注》《论语全解》《癸巳论语解》《论语正义》《论语新解》《论语意原》《论语讲要》《论语集释》《论语学案》《论语点睛》《论语古义》、赵岐《孟子》注、《史记》《惜阴录》。

标签:

[责任编辑:]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