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如何走向更广泛的公众?

2023-08-30 17:33:43 来源: 腾讯网


(资料图片)

自2023年7月以来,“上海博物馆东馆公共艺术全球征集大赛”的巡讲活动已走进了七座城市。位于浦东新区的上海博物馆东馆,如何持续地保持社会的关注度和市民的参与感,成功地分流上博本馆的活力和票房,也是每一位博物馆人要面临的全新的课题。

艺术如何走向更广泛的公众?出于对以上提问可能性答案的思考,让我想起了1992年第九届卡塞尔文献展,艺术家乔纳森·博罗夫斯基的作品《走向天空的人》。我们跟随艺术家走向无限接近又似乎难以触及的未可知处,无论是观者的内心还是艺术家最初的创作灵感。

第九届文献展,乔纳森·博罗夫斯基 “走向天空的人”,1992

如果再往前追溯,1977年第六届卡塞尔文献展,艺术家瓦尔特·德·玛利亚作品《地下一千米》,完成后的作品看似隐晦,实则力量强大且发人深省,它所触及的不仅是弗里德里希广场地表上的一个金属圆点,更是全人类视野和力量之所及的“地下1000米”。

文献展1955年在德国小城卡塞尔创始以来,已走过了整整67个年头。它见证了人们可以接受艺术家的“上天入地”,那么城市诸众对于一次公共艺术事件的接受度和参与感的来源究竟是什么?

对于艺术事件的公众参与而言,除了美术馆、画廊、艺术空间这些所谓“白盒子”系统在国内的有价值实践之外,近年来方兴未艾的大地艺术节、公共艺术项目、社区艺术计划的兴盛,是一个值得艺术从业者和相关人士去关注并反思的现象。一方面,美术馆、画廊、艺术空间展览活动的圈层化、高成本,运营的长周期、低回报,导致资方和管理层对于这种“硬资产”运营方式顾虑重重。而在田野、乡村、公园、广场,甚至是城市街区,此类户外空间场所与公众的距离更近,艺术家对此类创作场地的学术参与和空间协商也更加灵活,而且绝大部分从事公共艺术创作的艺术家,遵从艺术生产的在地性原则,无论是对作品展陈空间的需求,还是创作材料的选择,都会充分考虑作品与展陈地的文脉关联、自然风貌适配、历史地理背景的呼应,这也是人类学田野调查工作方法被艺术家广泛借鉴的根本原因之一。

然而此次“上海博物馆东馆公共艺术全球征集大赛”的巡讲活动(目前分别在武汉、重庆、成都、深圳、广州、南宁、桂林完成巡讲),却显现出一种别样的运维逻辑。

以上海博物馆为代表的国内博物馆系统,近年来深耕藏品研究之外又借鉴了众多当代艺术展览的策展思路,专题性研究、关键词叙述、横向比较、跨领域协作等等一系列的展览策划思路,极大地改变了过去博物馆常用的美术史时间叙事、文物线性陈列的展陈思路和手法,进而强调展陈设计、文本叙事等展览的可视化之外,展览内容的可读性特点被进一步强化。另一手法是引进国际大IP,如上博“波提切利与文艺复兴”展览的巨大反响和票房的成功,助推出了一波接一波的博物馆参观热潮。后疫情时代的博物馆受众,多以年轻观众和家庭亲子为主力,尤其是节假日观众爆满甚至一票难求。限流、夜场延时、周一闭馆日持续开放等等措施依然无法满足热情高涨的观众。博物馆体系新的策展思路和方法之下的结果,使得展览成为一种知识论的经典产物,而这也是文博系统所擅长的工作路径。

将公共艺术征集大赛的巡讲活动持续落地到非举办地城市,类似一种温和的“空间占领”。让活动主办地之外的城市和该地的艺术、设计资源参与其中,即彰显了博物馆的学术站位和频繁的品牌露出,也增强了博物馆对于公共文化事件的深度参与,更是博物馆活力再造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次公共艺术项目显著的学术特点,便是将艺术的生长性和在地价值,切入到营造人、社区、场景的亲融和谐的语境之中,从而创造出公共艺术作品、城市生态景观与现代社区文化三位一体的发展路径,这也是本次活动所要探索的重要学术目标。公共艺术的精神源头是当代艺术的创新求变,艺术家的在地性创作是一种类似经验论的产物,生动、鲜活、互动参与且趣味横生。

本次全球征集大赛所提出的:“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指导思想,其核心要义便是艺术走向更广泛的公众。遥想未来,当一件件公共艺术作品落地上博东馆的公共空间,他们丰富着博物馆空间的多样性,让市民感受到公共艺术作品在博物馆空间中的复杂体验和矛盾碰撞,这里既有立馆之本的高古收藏,也有对上海当下文脉的亲切关联的公共艺术作品,浦东新区也将随之焕发出全新的艺术活力和多彩的城市气息,这种气息既是海派文化的兼收并蓄,也是开放、创新、包容的城市性格体现。(丁奋起)

标签:

[责任编辑:]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