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有老兵·抗美援朝特辑|一张照片,七十年心愿

2023-08-16 12:45:07 来源: 新华网

父亲齐家义的军装照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我叫齐登华,今年64岁,是安徽省黄山市抗美援朝老兵齐家义的大儿子,从小听着父亲在朝鲜战场上的故事长大。

1950年12月,17岁的父亲积极响应“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应征,却因年龄小、个子矮未被录取。他直接找到接兵干部,表达了参军报国的强烈愿望。最终,父亲的爱国热情打动了接兵干部,成功入伍。

父亲齐家义(左一)与战友合影

1951年4月,父亲随部队跨过鸭绿江入朝作战。他脑子灵活又勤奋好学,很快从对医疗卫生一无所知的初学者,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卫生员。父亲说,在前线抢救伤员时,经他紧急包扎的伤员,基本都不需要二次包扎。

战斗最紧张时,父亲曾一晚从前线背回7名伤员。那晚,他的右手掌和头部都受了伤,但他强忍着疼痛穿梭在前线和后方。

当时,有一个大父亲十几岁的军医刘竹林一直像老大哥一样照顾着他,还特意送给他一张照片。

1953年2月,父亲和刘竹林,还有一位姓毛的护士长奉命执行抢救伤员任务,乘车前往任务点。为了保护父亲,二人特意让父亲坐在中间。路上,他们遭遇美机轰炸,刘竹林当场牺牲。因雪厚地硬,加之战事紧张,父亲只得就地用雪掩埋了他的遗体。

1954年,父亲作为志愿军烈士遗骸移交工作组成员再次赴朝。可惜没能找到刘竹林烈士遗骸,这成为父亲最大的遗憾。

父亲一直珍藏着刘竹林烈士生前赠予的照片,经常拿出来看,回忆往昔,每每涌出泪来。

找到烈士遗骸的希望已非常渺茫,父亲便希望找到刘竹林烈士的后人。

“我要把照片送给他们,他们也一定非常想念自己的亲人。我还要告诉他们,刘竹林当年对我很关照,最后用自己的身体为我挡了炸弹,我这一辈子都忘不了他的恩情。”父亲说。

2015年,父亲专门办了护照,希望回到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吊唁牺牲的战友,但因健康状况等原因一直未能成行。

2023年初,黄山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陪同安徽广播电视台记者来到家中采访父亲。听闻父亲心愿,他们答应帮父亲寻找。

过了几天,他们再次上门,征得父亲同意后将刘竹林烈士照片带走,并告诉父亲寻人的事已有些眉目。从那以后,父亲几次到黄山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了解事情进展。

6月7日下午,黄山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再次来到家中告诉父亲,他们找到了刘竹林烈士的后人,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和安徽广播电视台记者已赶到烈士后人所在的河北沧州。他们这次来,就是想通过视频通话的方式,让父亲亲眼见证他们将刘竹林烈士的照片交给其后人。

父亲齐家义通过视频与刘竹林烈士后人交谈

刘竹林烈士的后人一直不知道刘竹林是如何牺牲的,七十年来他们一直想了解烈士牺牲的情况,这次也终于圆了他们的心愿。

烈士后人家中的刘竹林烈士照片(父亲齐家义送还的是中间上方这张)

此后,父亲一直很兴奋,逢人就说自己最大的心愿了了。看到父亲这么高兴,家里人也倍感欣慰。

今年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希望更多像父亲一样的抗美援朝老兵能了却心愿。(齐登华)

出品人:李学勇、李俊

监制:李砺寒、常爱玲、齐慧杰、田源

策划:王逸涛、张汨汨、黄庆华

统筹:刘芳、孙丰晓、胡碧霞

协调:梅良仿、黄亚明

记者:李杰

编校:张瑞杰

新华社解放军分社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

联合出品

特别鸣谢

退役军人事务部办公厅

退役军人事务部思想政治和权益维护司

安徽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安徽省黄山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标签:

[责任编辑:]

最近更新